“以前大家觉得汽车可买可不买,疫情之后为了方便出行,很多人决定买车。相比于传统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更加绿色和智能。”曹卫兵介绍,今年广汽埃安私人客户占比超60%,行业客户只占40%,这与去年完全相反。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疫情好转,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汽车销量出现短暂下滑后也开始恢复增长。公开数据显示,11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6690辆,同比增长137.9%;小鹏汽车11月总交付量达到4224辆,同比增长342%。 广东新能源汽车产业回暖,离不开多重利好政策的支持。今年以来,广东针对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出多项措施,包括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税费减免、新能源汽车消费者购置补贴等。

“我认为,中国汽车业已经站在了一个历史性的发展路口。”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王达将自己简历的投递对象确定为自主品牌车企和无人驾驶创业公司。 他认为,随着汽车逐渐普及,它已不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消费者买车也不再仅仅注重动力性能和驾乘舒适性。“随着移动互联网、云服务等新技术的发展,以及5G时代的到来,那些能够将自己打造成‘汽车界国潮’的自主品牌更有机会崛起。同时,更加智能的汽车业会更擅长与人的交互。” 在北京某奔腾4S店工作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据她观察,目前购买自主品牌新车的消费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比较讲情怀的,觉得开自主品牌的车更有民族自豪感;另一类则是比较追求新潮的年轻人。” 她表示,奔腾品牌近年来推出的产品外观上都比较有辨识度,还有“虚拟助手”YOMI等“新鲜货”,因此满足了不少消费者追求“不一样”的个性化需求。 近年来,大白兔奶糖、飞跃鞋等国产“老字号”纷纷借助网络再次走红,吸引了不少口味挑剔的新生代消费力量。 在盘和林看来,国人对这些老字号的“情怀”实际上就是“品牌效应”。 “当然,要真正走进大众视野并流行起来,只靠情怀肯定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如何一边用好、用活老传统,一边融入新时代。”盘和林建议说,自主品牌车企可以多尝试利用新的媒介工具进行产品宣传,并尝试与其他产品进行跨界合作,“关键是,要有符合当下消费者价值观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产品的与时俱进才是让消费者对其保持情怀,保证自主品牌生生不息的关键。”

昨日,中国汽车新闻网从官方了解到,小鹏超充和特来电合作并宣布正式进驻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以下简称白云机场),成为国内首个在机场接驳点设立超充站的新造车企业。 届时,前往白云机场的小鹏汽车车主,可在T1航站楼P5停车场和T2航站楼P6停车场指定的超充桩免费充电,并可享受免费停车1小时服务。 (位于白云机场P6停车场小鹏超充免费充电服务站点共有7个充电桩可供小鹏车主免费充电) 白云机场是国内三大航空枢纽之一,世界前五十位主要机场,2019年的旅客吞吐量突破7000万人次,是广东省人民重要的出行枢纽。此次小鹏超充实现的白云机场终身免费充电服务站点,距离白云机场航站楼步行距离不到300米,步行时间10分钟以内,将大大利好小鹏汽车车主在接送机、机场出行补电等生活场景。